法国老公吐槽中国妻子:我们的七年之痒
今年来进入到我们的七年之痒,再加上隔离期间不能出门,抬头不见低头见,我俩开始全方位彼此吐槽,总结到最后发现所有的不满都可以归类为文化差异。
今天来分享一下我老公的吐槽,下一篇会是我对他的吐槽。
1) 嗓门大
一直以来我认为自己温柔贤惠,上的了厅堂下的了厨房。但没想到结婚后他开始频频抱怨我嗓门大?!他说特别是讲中文时声音超大。
我这常年生活在国外,能用中文特别是家乡话跟家人老友聊天怎一个爽字了得?而且大家也不是每天有时间聊家常,偶尔能敞开心扉的分享趣闻,都会无意识的加大分贝,开怀大笑。 声音大表示我高兴啊,而且中国人喜欢热闹。
聊的正欢时偶尔会听到我老公在门外轻轻的敲墙(不是敲门哦),意思是声音太大了。
有了娃后我所有温柔有耐心的美好形象毁于一旦。碰上他们调皮捣蛋闯祸后,我的火气噌噌噌往上窜,用尽全身火力河东狮吼。我老公又冒了出来说,“声音太大了,教训孩子可以冷静的讲出来”。
OK,我说没问题,下次你来处理。 下次熊孩子把马桶踩破了,我说你们去跟爸爸说要他修。
爸爸去查看事发现场,五雷轰顶,噼里啪啦一顿骂,那个分贝绝对比我的高。 我赶紧飞奔上楼找手机再下来偷偷录音,下次再说我嗓门大时我直接放录音,哈哈哈哈。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2) 我做饭时太过于自由发挥
我刚出国时还不怎么会做饭,一般都是去学校食堂打发。他来看我时一般都是他做饭,虽然不合胃口但有人做,当然乐呵呵的都吞下去,不挑剔。
后来我们在英国结婚了我的厨艺也越练越赞,而且我下班早,所以平时都是我下厨,他周末休息时换个手。 这个时候他的抱怨来了。说我的宫保鸡丁怎么每次味道都不一样,他说最喜欢上上次的味道,我说不好意思不记得上上次调味里有什么了。
我告诉他做中餐的乐趣就是佐料随便加,按心情和熟练度往锅里倒。而且还得看手边有什么,怎么混搭小炒都好吃,我不会因为差点什么特地去趟超市。
来法国后跟着婆婆学法国菜后才体会到这其间的文化差异。欧美人都喜欢遵循菜谱,用勺子或秤来测量,而且所有的佐料都要凑全,少一样就不做。这样每次做同一道菜时可以有同样的期待,味道是一样的,没有惊吓。
我总记得有次要做个炖牛肉,菜谱里说要500克牛肉,婆婆把买回来的一块肉放秤上测量显示520克,她硬是切掉了一个小角20克,包回了冰箱。我在心里默默的说,真是不嫌麻烦,那剩下的20克能做什么呢,还不如一起炖了痛快?!
而我做宫保鸡丁时都是看冰箱里有什么,有黄瓜就加黄瓜,没有了就换胡萝卜,没有花生米了也没事换成腰果。所以有一次老公点了宫保鸡丁然后端上桌后变成了腰果虾仁。
3) 太中国,不够入乡随俗
我们为晴天打伞这个事情讨论过无数次。这个是妥妥的文化差异。他说我在中国打伞没问题,在国外就不够入乡随俗,别人会觉得很奇怪。
我说Ok,我平时不打,但要是去海滩边玩,我要带把伞,因为即使涂了防晒霜爆晒一天后也感觉没有用。而且我的皮肤一晒就黑,不是变成欧美人向往的小麦色,而是黄里透黑,别人会问我是不是来自菲律宾。
然后我们的讨论会上升到性格差异,我说他脸皮太薄,这么点小事陌生人怎么看我我完全不在乎,他为什么会觉得尴尬。 于是他只好回到最初的辩点说人要入乡随俗,不要太中国。 所以这题无解。
小锐写在最后
我的YouTube频道上录有完整版的视频:
5 ANNOYING Things about His Chinese Wife – From a French Husband
没看够的亲可以挪步去油管上看。然后别忘了点个订阅好吗?帮我增点人气,哈哈,多谢。
最后你们的老公有什么不一样的吐槽点吗?也来分享一下吧。
扫描二维码,添加“混血小天使”

我的个人微信号:super_rui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