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法混血宝妈的私房话 – 与巴黎牛妈聊法式散养

中法混血宝宝和妈妈

法国女人如何优雅的带娃

 

混血宝妈的私房话第2集访谈

最近小锐采访了中法混血宝妈江雪,她是法国某时尚公司的财务总管。她与老公居住在巴黎,他们的儿子江城子刚满一岁。

妈妈江雪与中法混血儿子

妈妈江雪与中法混血儿子

 

江雪是我在武汉外校的同学,仰慕了很多年的才女一枚,冰雪聪慧,诗情画意,会英法日三国外语,手绘的作品也是让人叹为观止。

这是她给儿子画的星座宝贝

这是她给儿子画的星座宝贝

 

她与老公相识于法国高等商学院Essec。读书时二外都选的日语。后来一起去日本交流实习。两个外国人在日本细腻而特异的文化背景下相恋,有点像电影Lost in Translation的情节,但比电影有更美好的结局。

她在巴黎生活了十三年,她说巴黎是她的第二故乡。她爱巴黎,爱她的万种风情。“这种风情是匆匆过客不能领略的,就好像面包店羊角面包的飘香,就好像夏日塞纳河岸的一缕微风。”

我眼中的巴黎女人优雅随性,精致自然,才智独立。这位生活在巴黎的妈妈符合我对巴黎女人的一切解读。

那我们来看看她的育儿观吧。

中法混血江城子

可爱的江城子

 

1 优雅的散养

我们每次回法国度假,公园里的法国妈妈都是悠然自若的喝着咖啡手捧一本书,只有我全神贯注的盯着龙龙小宝玩,担心他磕了摔了。

每每这时我都会想起江雪,她在带孩子时就如公园里的法国妈妈,轻松惬意。妈妈能享受自己的时光,孩子也懂得自得其乐。

关于育儿,江雪的风格是散养,换句话说就是顺其自然。

她认为实践比理论重要,基本没有读过什么育儿书。“每个孩子都有他独特的身心成长轨迹,很多东西都不是刻意教养出来的。”

比如说育儿书里都建议宝宝四个月前要多趴有利于他早翻身。我们两家的小宝都不爱趴,我是执着的让龙龙每天趴一下,而江雪从来不强迫他的儿子,不喜欢就不趴。虽然他的孩子可能比别的孩子晚学会翻身,但如今也能到处摸爬滚打。身体发展应顺其自然。

她说,身边有很多朋友,特别是中国人,喜欢比较,谁家的小孩几个月就能站了,谁家的小孩几个月就有8颗牙了,谁家的小孩一岁不到能学小动物叫了……她觉得这些比较都是无谓的。每个孩子都不同,让他自由快乐地成长才是最重要的。

当然她也强调这不是说她不重视教养。她与老公采取的方式是潜移默化。她画画时会给宝宝看,给他讲颜色和图案。爸爸弹钢琴时就把宝宝放在旁边听,或者把他抱在腿上弹。这样不知不觉的儿子就爱上了儿童手绘本,一听到古典音乐也会很开心。

江城子和爸爸一起弹琴

江城子和爸爸一起弹琴

 

真正的散养,是一种言传身教。父母努力,热爱生活,精神富足,视野开阔,孩子从小耳濡目染,自会形成自身的价值观,自会探索未来的宽阔。

这看似有点“随性“的育儿风格实际上蕴含着不一般的平和与从容。父母必须有足够的安全感才会淡然的放手,不局限于眼前的小小里程碑,相信孩子有更广阔的天空去走。

江城子喜欢弹钢琴

江城子喜欢弹钢琴

 

2 法式育儿的精髓

与法国父母聊育儿,谈的最多的是尊重。

我的法国老公对孩子讲话时总是轻言细语,并带着尊重的口吻。他和我认识的其他法国人一样喜欢使用“权利“这个字眼:”爸爸妈妈吃饭时,你有权做这个,你没有权做那个……“

江雪也说,她非常重视让宝宝学会尊重爸爸妈妈的作息,不闹脾气不任性。出门在外尊重别人,在公众场合不吵闹。

有时我在想和小宝宝讲权利与尊重他听得懂吗?江雪说其实她也很吃惊这么小的孩子能听懂大人的要求。她说他们一家吃饭的时候,宝宝就坐在椅子或童车里,给他一本画画书,告诉他爸爸妈妈在吃饭,宝宝自己玩,他一般都不闹。

江雪强调说,尊重也是相对的。尊重宝宝,他首先是一个小人物,然后才是谁的谁。

法国人在这一点上和中国人有很大不同。家里的长辈或者陌生人会经过宝宝的爸爸妈妈同意之后才碰宝宝,甚至宝宝的爷爷奶奶,会首先问她能不能抱抱宝宝,经过同意之后才抱。

法国人认为他首先是父母的孩子,然后才是自己的孙子。他们也会尊重宝宝父母的育儿方式,不会随意插手。中国的长辈们通常会独当一面,在养育第三代上付出很多,有时却忽略了孩子的父母第二代自身育儿的感受。

另外,法国的长辈或父母都不会因为孩子的出生改变生活的中心。法国的爷爷奶奶不会放弃自己的生活来带孩子。法国的父母也会经常找机会独处,把孩子暂时交给保姆带享受二人世界或者参与社交活动。

江雪觉得这样的模式很健康,不会让育儿成为负担,毕竟夫妻是家庭的核心。

爸爸和江城子在度假

爸爸和江城子在度假

 

3 混血宝宝的中文教育

我认识的不少混血宝妈都生活在国外,大部分时间都是与宝宝用的爸爸的语言,这样方便一家人交流,也感觉更自然。

但江雪很重视宝宝的中文教育,不希望他像很多海外华裔的孩子那样只会口头说,而在中文读写上存在很大的缺陷。

她说受她爸爸多年研究篆刻艺术的影响,加上她自己对绘画的喜爱,她希望利用象形文字的特点和手绘的生动活泼激发孩子学习汉字的兴趣,而不是被汉字的繁复打退堂鼓。

在这里分享两张她教宝宝中法双语时的手绘原稿。真的是很有创意呢。我翘首期待她的中法双语手绘出版成书的那天!

会画画的妈妈这么教宝宝中法双语

会画画的妈妈这么教宝宝中法双语

其实学好任何一门语言都源于兴趣与喜欢。妈妈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妈妈在背后多做点功夫能让孩子受益一辈子呢。

 

小锐写在后面的话

同作为法国人的妻子,我和江雪都很感叹妈妈能做到优雅的带娃,很大的原因是法国爸爸在带娃上扮演很重要的角色。

他们家的宝宝上托儿所都是爸爸早上送,妈妈晚上接,合理分工。在其他的家务和育儿工作中也是合理支配彼此的时间与精力。

法国有很多妈妈选择不喂母乳,这是绝大多数中国人不可理解的。而她们的理由正是喂奶粉可以让爸爸更多的参与育儿。

我们身边都有很多法国爸爸请育儿假而妈妈上班的例子,包括我们家。我家宝宝六个月时我带娃带到无聊透顶想回去上班,保罗二话不说请了育儿假,做了几个月的奶爸,让我去办公室换心情。

最后给对法式育儿感兴趣的亲们推荐一本我喜欢的书:Bringing Up Bébé,中文译为《法国妈妈育儿经》。

作者是生活在巴黎的美国妈妈,育有女儿和双胞胎儿子。虽然她对法式育儿的赞美有点夸大了,但我个人很喜欢看她的私人育儿故事,超级八卦幽默,特别是描写她如何怀上双胞胎儿子那段,逗死我了,恨不得模仿她,也来一对双胞胎女儿,哈哈。

Pamela和她的三个混血孩子

Pamela和她的三个混血孩子

 

 

混血宝妈的私房话第1集:采访中美混血宝妈laura-与美国经济学教授聊育儿

 

 

扫描二维码,添加“混血小天使”微信

微信公号:混血小天使

微信公众号:混血小天使

做一个拥有自由职业的家庭主妇

妈妈重返职场还是选择自由职业

去年的今天我坐在伦敦某写字楼里,一边做着自己曾经苦苦追求而来的理想工作,一边想念着家里几个月大的宝宝。

妈妈不在身边,他是不是睡不好吃不好?他是不是哭了?

这时突然看到手机有陌生来电,心里一紧,电话那头是老公的声音,他说借邻居的电话打的,他出门接快递,不小心把门锁了没带钥匙。

我问宝宝呢?他说他在客厅里,坐在他的婴儿座椅上,准备给他喂饭来着。

我心中一万只草泥马奔腾,猪一样的队友,老娘这就火速回去给你开门。

从伦敦市中心到我家打车半个多小时,这一路上各种幻想宝宝在家看不到爸爸妈妈肯定撕心裂肺的哭,他会不会从座椅里挣脱出来摔倒了?

到了家门口,看到老公打着赤脚在院子里的窗前跳来跳去做鬼脸,还好窗帘开了一半,他跳起来时能看到宝宝。

进门后宝宝哭丧的脸看到妈妈后突然破涕为笑,满满的如释重负。

那一霎那我深深的体会到只有当妈的自己带娃最好,其他任何人都代替不了,再有爱心的奶爸也不行。

那段时间正好在看一本育儿书Raising Babies: Should under 3s go to nursery? 对我的震撼非常大,同样坚定了我的想法。作者追中调查全世界各种托儿所并通过对婴幼儿的心理研究分析总结小宝宝还是要爸爸妈妈自己带最好,实在不行让家里人帮忙带,三岁前送托儿所或幼儿园是有害无利。

我们的家人都不在身边,我们的选择并不多。

 

在家工作的酸爽

于是我开始给组织申请在家工作。

从一周一天开始慢慢变成一周两天。

然后发现在办公室里要八个小时完成的工作在家里其实只需要四个小时就能搞定。

宝宝午睡时我抓紧时间打个电话开个电话会议,晚上他睡下后我再用牙签撑起眼皮,继续写报告回邮件,把当天的任务都消灭掉。

省去了同事之间的互相干扰和各种闲聊,我头一次体会到独立工作的快乐与高效。

而且我一直在宝宝身边,陪他笑陪他闹,没有什么比这个更安心了。

唯一的缺点是我有个不太支持在家工作的上司,时不时的给我找事添堵,看到她的来电或邮件就浑身不爽。

每周我都要费尽心机像组织证明我在家工作的成果比在办公室里要更好,这样的安排是多么的赞。

不记得谁说过,你再也雇不到优秀的人才,除非你跟他合作。

我多么想对老板说,你再这么高高在上的对我,我这么个优秀人才就走人了。

妈妈在家边工作边带娃的体验

 

拥有自由职业的家庭主妇

某个周末我与好友Angie在公园溜娃时,她说她刚辞职做自由职业者,自己在家带娃了。

她曾是伦敦某知名建筑设计公司的高级设计师。她给她的一个朋友设计了一栋房子后,朋友把她推荐给另一个朋友。于是她辞职了。

现在她一周只工作八小时,挣得比以前多,自己带娃。

我亲眼看到一个职业女强人如何转型成在家挣钱的家庭主妇。

她的生活状态让我艳羡,平时她带着娃四处游玩,周四和周五的下午她的公婆来帮她看娃,这样她可以做点设计工作。

她一周只接八小时的活,多的不干,按小时收费,自己注册了一个公司。活好的人口碑好,总有人推荐,无需自己去找活。

她最近开始将某些低级工作外包,在网上雇了印度和菲律宾的网络助手,帮她整理以前的设计创意,准备出版电子书。

职业女强人如何转型成在家挣钱的家庭主妇 

财务自由之梦

于是我才这么后知后觉的开始探索自由职业这条道路,保罗给我推荐了好几本这个方向的好书,颠覆了我曾经的职业观,垂足顿胸为别人打工这么多年,真傻。

这个社会的主流思想教会我们好好读书,拿到好文凭,然后就可以找一份高薪稳定的好工作,升职存钱买房买车,退休工资和存款来欢度晚年,一辈子安安稳稳。

然而在这条路上勤恳工作一辈子能实现财务自由的可能性是2%。

我们身边有越来越的人走上了自由职业这条小道上,其中有不少在40岁之前就实现了财务自由,被动收入超过了日常开支,不用干活也能活得好好的。

但这类聪明人士都不会说完全不工作,他们都是继续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时间或长或短,自由控制。有些人选择环游世界,有些人选择原地探索生活中的乐子。

这是我们大多数凡人最渴望的状态。

我和保罗开始尝试一种新的工作方式,朝九晚五的稳定工作对我们不再有任何吸引力。

但现实比理论骨感太多,在家轻松挣大钱的生活模式不是一蹴而就。我们开始在Upwork这类网站上找短期合同工,他还是做他的软件编辑,我还是做我的调研外加翻译和写作。

一方面证明我们确实能够坐在家里工作挣钱养家,另一方面寻找灵感和市场需求创意点。

这样的工作虽然还是在为别人打工,但给予我们不少启发。我们发现一边工作一边环游世界是可行的。只要带上一台能接上网络的电脑就够了。

如何实现财务自由

 

妈妈重返职场的Alternatives

我的一个朋友的朋友在美国做财务,她在生娃前就决定生娃后要做全职主妇,但又不甘心没有任何收入,于是她开了个网店卖婚礼用品,同时自己带俩娃。

他的老公开了个网站叫mywifequitherjob.com,分享网店的盈利状况与经验教训。最近他也从他软件总监的职务辞职了,因为经营这个网站的收入已足够养活他们全家。

然后发现我的表妹在生娃后开始做微商了,她在朋友圈推销她喜欢的产品搞代理,生意做得红红火火。

我还有好几个生活在国外的妈妈朋友做代购,从刚开始的夜不能寐到拥有了一群贴粉丝后越做越顺手。

这些努力的妈妈都非常智慧的选择了自由职业的道路,而不是传统的朝九晚五。

未来人人都是自媒体,自己做自己的老板才是王道。

如果能把爱好与工作结合起来就锦上添花了。

最后给有意探索这条道路的妈妈们推荐两本书:The 4-hour Work Week: Escape the 9-5, Live Anywhere and Join the New Rich The Laptop Millionaire

别人的成功无法复制,但能够收获新的思考方式,探索尝试一下适合自己技能与爱好的自由职业,说不定就成功了呢?

全职妈妈做自媒体微商

 

 

P.S. 关于这个话题还有好多故事想分享,以后再来具体写写我的尝试与感受吧:)

 

 

扫描二维码,添加“混血小天使”微信

微信公号:混血小天使

微信公众号:混血小天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