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法混血宝妈的私房话 – 与巴黎牛妈聊法式散养
法国女人如何优雅的带娃
混血宝妈的私房话第2集访谈
最近小锐采访了中法混血宝妈江雪,她是法国某时尚公司的财务总管。她与老公居住在巴黎,他们的儿子江城子刚满一岁。

妈妈江雪与中法混血儿子
江雪是我在武汉外校的同学,仰慕了很多年的才女一枚,冰雪聪慧,诗情画意,会英法日三国外语,手绘的作品也是让人叹为观止。

这是她给儿子画的星座宝贝
她与老公相识于法国高等商学院Essec。读书时二外都选的日语。后来一起去日本交流实习。两个外国人在日本细腻而特异的文化背景下相恋,有点像电影Lost in Translation的情节,但比电影有更美好的结局。
她在巴黎生活了十三年,她说巴黎是她的第二故乡。她爱巴黎,爱她的万种风情。“这种风情是匆匆过客不能领略的,就好像面包店羊角面包的飘香,就好像夏日塞纳河岸的一缕微风。”
我眼中的巴黎女人优雅随性,精致自然,才智独立。这位生活在巴黎的妈妈符合我对巴黎女人的一切解读。
那我们来看看她的育儿观吧。

可爱的江城子
1 优雅的散养
我们每次回法国度假,公园里的法国妈妈都是悠然自若的喝着咖啡手捧一本书,只有我全神贯注的盯着龙龙小宝玩,担心他磕了摔了。
每每这时我都会想起江雪,她在带孩子时就如公园里的法国妈妈,轻松惬意。妈妈能享受自己的时光,孩子也懂得自得其乐。
关于育儿,江雪的风格是散养,换句话说就是顺其自然。
她认为实践比理论重要,基本没有读过什么育儿书。“每个孩子都有他独特的身心成长轨迹,很多东西都不是刻意教养出来的。”
比如说育儿书里都建议宝宝四个月前要多趴有利于他早翻身。我们两家的小宝都不爱趴,我是执着的让龙龙每天趴一下,而江雪从来不强迫他的儿子,不喜欢就不趴。虽然他的孩子可能比别的孩子晚学会翻身,但如今也能到处摸爬滚打。身体发展应顺其自然。
她说,身边有很多朋友,特别是中国人,喜欢比较,谁家的小孩几个月就能站了,谁家的小孩几个月就有8颗牙了,谁家的小孩一岁不到能学小动物叫了……她觉得这些比较都是无谓的。每个孩子都不同,让他自由快乐地成长才是最重要的。
当然她也强调这不是说她不重视教养。她与老公采取的方式是潜移默化。她画画时会给宝宝看,给他讲颜色和图案。爸爸弹钢琴时就把宝宝放在旁边听,或者把他抱在腿上弹。这样不知不觉的儿子就爱上了儿童手绘本,一听到古典音乐也会很开心。

江城子和爸爸一起弹琴
真正的散养,是一种言传身教。父母努力,热爱生活,精神富足,视野开阔,孩子从小耳濡目染,自会形成自身的价值观,自会探索未来的宽阔。
这看似有点“随性“的育儿风格实际上蕴含着不一般的平和与从容。父母必须有足够的安全感才会淡然的放手,不局限于眼前的小小里程碑,相信孩子有更广阔的天空去走。

江城子喜欢弹钢琴
2 法式育儿的精髓
与法国父母聊育儿,谈的最多的是尊重。
我的法国老公对孩子讲话时总是轻言细语,并带着尊重的口吻。他和我认识的其他法国人一样喜欢使用“权利“这个字眼:”爸爸妈妈吃饭时,你有权做这个,你没有权做那个……“
江雪也说,她非常重视让宝宝学会尊重爸爸妈妈的作息,不闹脾气不任性。出门在外尊重别人,在公众场合不吵闹。
有时我在想和小宝宝讲权利与尊重他听得懂吗?江雪说其实她也很吃惊这么小的孩子能听懂大人的要求。她说他们一家吃饭的时候,宝宝就坐在椅子或童车里,给他一本画画书,告诉他爸爸妈妈在吃饭,宝宝自己玩,他一般都不闹。
江雪强调说,尊重也是相对的。尊重宝宝,他首先是一个小人物,然后才是谁的谁。
法国人在这一点上和中国人有很大不同。家里的长辈或者陌生人会经过宝宝的爸爸妈妈同意之后才碰宝宝,甚至宝宝的爷爷奶奶,会首先问她能不能抱抱宝宝,经过同意之后才抱。
法国人认为他首先是父母的孩子,然后才是自己的孙子。他们也会尊重宝宝父母的育儿方式,不会随意插手。中国的长辈们通常会独当一面,在养育第三代上付出很多,有时却忽略了孩子的父母第二代自身育儿的感受。
另外,法国的长辈或父母都不会因为孩子的出生改变生活的中心。法国的爷爷奶奶不会放弃自己的生活来带孩子。法国的父母也会经常找机会独处,把孩子暂时交给保姆带享受二人世界或者参与社交活动。
江雪觉得这样的模式很健康,不会让育儿成为负担,毕竟夫妻是家庭的核心。

爸爸和江城子在度假
3 混血宝宝的中文教育
我认识的不少混血宝妈都生活在国外,大部分时间都是与宝宝用的爸爸的语言,这样方便一家人交流,也感觉更自然。
但江雪很重视宝宝的中文教育,不希望他像很多海外华裔的孩子那样只会口头说,而在中文读写上存在很大的缺陷。
她说受她爸爸多年研究篆刻艺术的影响,加上她自己对绘画的喜爱,她希望利用象形文字的特点和手绘的生动活泼激发孩子学习汉字的兴趣,而不是被汉字的繁复打退堂鼓。
在这里分享两张她教宝宝中法双语时的手绘原稿。真的是很有创意呢。我翘首期待她的中法双语手绘出版成书的那天!

会画画的妈妈这么教宝宝中法双语
其实学好任何一门语言都源于兴趣与喜欢。妈妈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妈妈在背后多做点功夫能让孩子受益一辈子呢。
小锐写在后面的话
同作为法国人的妻子,我和江雪都很感叹妈妈能做到优雅的带娃,很大的原因是法国爸爸在带娃上扮演很重要的角色。
他们家的宝宝上托儿所都是爸爸早上送,妈妈晚上接,合理分工。在其他的家务和育儿工作中也是合理支配彼此的时间与精力。
法国有很多妈妈选择不喂母乳,这是绝大多数中国人不可理解的。而她们的理由正是喂奶粉可以让爸爸更多的参与育儿。
我们身边都有很多法国爸爸请育儿假而妈妈上班的例子,包括我们家。我家宝宝六个月时我带娃带到无聊透顶想回去上班,保罗二话不说请了育儿假,做了几个月的奶爸,让我去办公室换心情。
最后给对法式育儿感兴趣的亲们推荐一本我喜欢的书:Bringing Up Bébé,中文译为《法国妈妈育儿经》。
作者是生活在巴黎的美国妈妈,育有女儿和双胞胎儿子。虽然她对法式育儿的赞美有点夸大了,但我个人很喜欢看她的私人育儿故事,超级八卦幽默,特别是描写她如何怀上双胞胎儿子那段,逗死我了,恨不得模仿她,也来一对双胞胎女儿,哈哈。

Pamela和她的三个混血孩子
混血宝妈的私房话第1集:采访中美混血宝妈laura-与美国经济学教授聊育儿
扫描二维码,添加“混血小天使”微信

微信公众号:混血小天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