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和混血宝妈一起看世界吧 – 不同国家育儿面面观

不同国家育儿面面观

最近我与居住在世界各国的混血宝妈们聊着不同文化的育儿差异,令人大开眼界。

于是突发奇想决定把这些好玩的育儿观点搜集起来,整理成专集,与大家共享。

我采访了居住在美国,英国,法国,日本,澳大利亚,荷兰,俄罗斯等国的混血宝妈(我的朋友都散落在世界各角落呢),谢谢大家的支持!

我还希望挖掘出更多国家的育儿趣事,有意参与的妈妈请给我留言,小锐不胜感激!

我们生活在一个多元的时代,从英国皇室的育儿经到美国的亲密育儿法,多款育儿方式供我们选择。

育儿方式无国界,没有谁比谁更高明。

但不同文化的教育,总有些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总有那么一两点适用于自家的宝宝。

西方育儿之睡眠训练

 

来自英美日瑞的四国建议

我家宝宝出生后一直频繁夜醒,我累成了僵尸。

我们的英国儿医建议我们给孩子睡眠训练并尽快分房分床睡。

我在美国的好友Laura也强烈建议我们要尽早教会孩子在自己的小床上独立入睡。她的中美混血小宝才几个月大就在自己的房间里一觉睡到天亮。

于是我叫老公把宝宝的床挪到另一间房,决定进行严格的哭声睡眠训练,他哭嚎着自己入睡,又哭嚎着醒来,半夜里醒得更频繁了,哭声惊天动地。

我对在英国的日本好友Angie吐槽睡眠训练的痛苦,她大惊说no,no,no,怎么能够这样伤害自己的宝宝?她说在日本,宝宝都是和妈妈一起睡到好几岁大,给足孩子安全感后才会更独立。她一直和她的日英混血宝宝一起睡,晚上喂N次母乳都是正常的。

于是我和老公商量过后又把宝宝的床挪回到我们的房间,与我们的大床保持一米远的距离。这样他既看得到我们又有自己独立的空间。

但宝宝的睡眠并没有好转,晚上还是要大醒几次,一定要吃到母乳才继续入睡。

后来有一天我和在瑞典的好友Emma聊天,她的两个女儿的午睡时间到了,我准备和她说拜拜,她说没关系我们可以继续聊,然后我看着她的两个女儿靠在她的怀里一边听我们讲话一边就睡了。她说瑞典儿医都建议父母与孩子一起睡。如果孩子想和大人一起睡,请尊重他的意愿吧。

于是我又和老公商量,决定把宝宝床上一面的木头围栏拆掉,然后我们的大小床拼在一起,我们三人一起睡。

从那以后我们所有人的睡眠质量都改善了。

老公开玩笑说我的朋友太多了,听了一圈建议最后回到了原点,宝宝还是睡到了我们身边。

我觉得育儿就是一段心路历程,折腾一圈后妈妈才更加自信什么样的安排最适合自家宝宝。

当然这种折腾都是因为没有经验。过来人说二宝和三宝都是随便养的。等我们的二宝到来时应该不会如此纠结。

中外混血:一胎照书养,二胎当猪养

 

中法夫妻育儿观大碰撞

全世界的父母都希望给孩子最好的,但什么才是最好的呢?

我这位来自中国的虎妈觉得从小挖掘娃娃的潜能很重要,这样能帮助他实现自我价值,活出自己想要的生活。所以我从娃娃的他开始中英法三语启蒙,带他上游泳课,教他绘画与钢琴,希望把我擅长的兴趣爱好都传给他。

我的老公来自法国,他认为最好的育儿与我的侧重点很不一样。法国人大概是世界上最会享受生活的人了。他总是喜欢说,我们要带孩子体验不同的美景,享受更多的美食,教他们热爱生活,活得潇潇洒洒。

可想而知,我们不同的育儿观碰到一起摩擦出大大小小的火花,小到刚出生的儿子拉粑粑了该怎么清理都可以吵一架。他说应该准备好温水和棉球,抱到尿布台上擦干净。我和我妈喜欢直接把宝宝抱到洗脸池里用温暖的流水冲洗屁股,这样洗的更干净。

我们之间最大的育儿差异在于如何看待孩子受教育的途径。我们俩都毕业于世界名校,我当然也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拿到一个好文凭。但老公觉得未来的趋势是在家受教育(home schooling)才是最棒的安排,大学读不读都不重要。他希望我们一家人可以环游世界,孩子不受任何入学规定而束缚,在旅行中学习。

随着儿子慢慢长大,我们俩一起分享阅读了N本育儿书后才开始互相理解,而不是嘲笑彼此的想法如此不可思议。

其实养育孩子没有最好的方式,不同国家不同文化里经常有非常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建议,适合父母期望和孩子性情的方式才是最好的。

你们觉得呢?

中法夫妻育儿观大碰撞

 

最后推荐一本我最近读的书《Parenting Without Borders: Surprising Lessons Parents Around the World Can Teach Us》(《育儿无国界:世界各国教给我们的惊奇育儿之道》)。作者Christine是四个混血儿女的妈妈,居住生活在日本和美国。这本书对我们的启发很大,我和保罗都遗憾没有在生娃前读到,不然我们对自己的育儿方式会自信更多。

Christine和她的四个混血儿

Christine和她的四个混血儿

 

 

扫描二维码,添加“混血小天使”微信

微信公号:混血小天使

微信公众号:混血小天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