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个乖孩子还是有创意的孩子
我和保罗可以说是中国和法国父母眼中的乖孩子,从小都是学霸,顺利从名校毕业后做上了自己喜欢又体面的工作。
我们在20岁出头时浪漫的相遇,按照世俗的标准30岁前结婚生子,小日子过得波澜不惊,平淡中有甜蜜。
为人父母后我俩突然特别想改变这种生活方式,实在是不想一辈子做个好员工为别人打工,也不想守在同一座城市看不变的风景。于是我们畅想着今后要是能一边自主创业一边生活在不同的国度,那样的日子应该更有趣。
创业初期我们俩一起讨论了很多想法,真正开始准备实施时才发现烂点子一大堆,真正创新的方案一个也找不出来。
看来做了小半辈子的乖孩子突然要创新还是蛮难的。创业如果没有一个新颖的点子很难成功。
为了找灵感,我们开始分享阅读Apple、Virgin、Facebook这些大牌企业背后的故事,发现真正有创意干大事的人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好学生,很多大学都没毕业。
然后我们更多的被一些不那么知名的小企业家的故事吸引,比如MJ Demarco本是一个美国的贫穷小司机,他不甘寻常找到一个好契机,创建了一个豪华轿车租赁的网站,在33岁变身百万富翁,人生开始开挂。
Dare to be Different; Dare to Live Differently
我们的这些新感悟开始慢慢改变我们原本传统的育儿观。
我们的大宝龙龙生性活泼好动,不照常理出牌,像个充满野性的小动物,带起来很有挑战。
他从会走路后就喜欢反过身倒着上楼梯,会玩滑梯后就喜欢捉来各种虫子和蜘蛛和他一起从滑梯上滚下去,看到绘本里某些动物是倒挂在树上睡觉后开始把脚挂在床沿上头朝下的倒着睡觉。
我从最开始的抓狂纠正,到后来扪心自问,为什么不可以呢?每个孩子生来就是不同的,放开他的这些小小的“放荡不羁”,可能正是在保护他的创造力。
我们决定不对他刻意的约束管教,鼓励他的独一无二,给他最大限度地自由,肯定他与众不同的特质。
保罗更是在这条创意培养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他开始和我讨论home schooling的可行性,他觉得任何国家的传统教育体制都有着某种层度的束缚与洗脑,意在培养遵守规则的学生和员工,真正有意义的学习与教育不必完全在学校里收获。
因此按他的逻辑如果孩子不喜欢上学,他也会毫无条件的支持他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有用的东西自己在家教就好。另外他认为大学读不读都无所谓。这些文凭与传统的思维方式不能保证孩子未来的幸福。
龙宝和蜘蛛一起玩滑梯
乖一点儿也没有错啊
保罗的想法实在是太超前,越往后设想我越是没办法举手赞同。
孩子以后无论是生活在哪个国家都需要最基本的融入能力。人是群体动物,这需要他像大多数人一样按部就班的上学交友,理解处事的基本规则。
转眼回收到现在小小的他,在与其他人相处时,我当然还是期望他能行为得体,尊重他人。在给予他自由的同时我心中还是有个大框架不能逾越,我不能眼睁睁的看着他不遵守常理,被当作怪物一样从小体会被排挤。
也许是因为传统的中式教育对我影响深远,在孩子很惹人喜爱的瞬间我会叫他“乖宝宝”;在他极度调皮捣蛋到我忍无可忍时总是喜欢告诉他要乖一点儿。
法语中的乖一点儿“sois sage”包含的意义更多:我不是期望他要听话到没主见,而是相信他有认清形势的能力和自控力,在公共场合遵守秩序。
这些时候我理解的乖孩子并不与培养他的创造力有任何冲突。
但是保罗特别不喜欢听到我说要他做个乖孩子。即使犯错后他都会说希望他听从自己的内心,不用听信任何人的话,包括自己的爸爸妈妈。
精养VS放养
某次在家和婆婆一起吃饭时龙龙又开始持续尖声怪叫,声音大到我的耳膜要震破了。我耐心给他解释尖叫很没礼貌,要表达情绪还有其他多种方式,但是他完全不听继续嚎叫,我只得警告三次无效最后把他关到自己的房间里冷静一下。
保罗冷冷的说你都关他好多次了他还是叫,没有用的啦,这年龄的小孩都这么闹,不理他就好了。
于是我们就这个小问题升华到了精养与放养的优劣对比,气势汹汹地辩论起来。旁边的婆婆听不懂英语以为我们在吵架,竟然吃一半默默地躲到房间里给我们空间专心的吵。
在这个拼娃的时代要完全像保罗设想的那样放养我实在是做不到。在孩子年幼不懂事时我还是不能完全尊重他的所有意愿和想法,不对他设置任何条条框框的限制。
同时我也希望我能成为孩子的第一个指路人,帮助他发掘自己的特长与爱好,追求他自己热爱的领域和行业。
最后我和保罗辩论无解,保罗把他妈叫回来问她怎么想。她说不是所有夫妻的育儿观都那么契合,这很正常啊,你们俩在天平的两端互相平衡,这样娃是双边受益,任何理念都没有绝对的好与坏。养娃还是走一步看一步,不着急。
还是旁观者清啊。
请问妈妈们,你们对此有什么想法呢?
妈妈和爸爸之间的养育观点有没有完美契合的呀?还是如我们一样会有大大小小的分歧呢?
扫描二维码,添加“混血小天使”微信

微信公众号:混血小天使
Luna就完全不是听话的孩子。但我懒得管,因为我知道管也没用,我自己就是爸妈大小声的时候非但不听还更叛逆了。我会觉得把原因解释给她听就好。除非是原则问题。
我觉得乖孩子和创意孩子不矛盾。乖不一定是循规蹈矩,墨守成规,随波逐流。我的理解是礼貌,尊重父母与他人。而在这个界限里宝宝想玩什么怎么玩,学什么怎么学可以给予足够的空间与鼓励。我家宝子上蹿下跳什么都玩,但在涉及危险和有意违背爸妈的时候还是会受到约束。就看你和保罗商量觉得应不应该有约束和约束的界限在哪。哪怕暂时无法达成一致,也应该在孩子那统一政策。
我觉得放手让他尝试最好,但基本礼仪规律还是严格要求
我觉得不安常理出牌的孩子你让他听话,他也很难做到,这种情况下只要坚守原则性问题,其它的就给他较大的自由度会比较好。有些孩子,比如我家大宝,就属于你说一句她就听的,比较好驯服的那种,这样的话反而要鼓励她按照自己的想法行动,不要太压抑自己。我对让孩子”听话”这种教育方式也是极其抵触,要教孩子自己辨是非,要学会质疑大人,尝试挑战”当权者”的权威。孩子还太小,我觉得她不明白我说的,现在还是比较的”听话”,希望自己坚定如一地执行这样的教育理念。因为不想让孩子做”乖孩子”要她follow her heart,being herself. 孩子的性格大不同,家长的烦恼自然很不一样啦
我儿子刚出生后三个月,我和他爸对于小婴儿各种状况措手不及,那时分歧比较多。现在一路养娃下来,算是磨合了不少。有一招比较管用,叫未雨绸缪。比如我儿子一岁左右,就和他爸说好娃terrible 2发作该不该关小黑屋。就算有争吵,先试我的方法,毕竟妈妈对小孩相处时间最多最理解他,不管用就试试爸爸的方法。我们不会在孩子面前玩一个红脸一个黑脸,这样从小让他明白爸爸妈妈是一致的,无空子可钻。